当前位置:急速辅助官网 > 官方公告 > 正文

中国菜好吃?那不过合击外挂是你习惯了而已


  孔子: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食饐而餲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色恶,不食。臭恶,不食。失饪,不食。不时,不食。割不正,不食。不得其酱,不食。肉虽多,不使胜食气。惟酒无量,不及乱。沽酒市脯,不食。不撤姜食。不多食。   作者:蔡孟翰
  来源:公号“冰川思想库”
  两周前,《冰川思想库》刊登了任大刚先生的《川菜火了,川菜死了》,我读来津津有味,文中不少论点,很有共鸣,不过又觉意犹未尽,所以,一直想要再谈谈吃与中国菜,虽然是野芹之献而已。
  中国人爱吃不懂吃
  说到吃,每个人都很有心得,亦有明确的爱憎喜好,不像喝酒,不是每个人都能喝酒或爱喝酒,更不是需要喝酒才能活下去。人不吃,便活不下去,几乎所有人都是天天吃,一天起码吃一两餐,很多人则是一日三餐,有些人是少量多餐,一天吃四五次。
  吃虽然与色或性并提,如《礼记·礼运》有云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,还有《孟子·告子上》亦云:”食、色,性也“,到了佛洛依德,在《文明及其不满》里,他认为性,更精准地说受压抑的性,才是文明进步的动力。他大大地将性的位阶提高到食之上,而吃,成为较为低等的欲望。
  但在日常生活里,人与吃互动的频繁度,绝对高于色或男女之大欲。试问,有多少人每天做爱,一天早中晚做爱两三次?没有吧!何况,没做爱,人虽然不快乐或容易郁闷,但也死不了,更有宗教认为,禁欲是修行得道的一部分呢。然而,人要是不吃,却可以一步升天或下地狱。
  有时候看到20世纪以来的中国或华人社会如此好吃,情色文化如此低落,不免有很龌龊的感觉。一天到晚吃吃吃,只是在较为低等的欲望里打转,这是不是文明堕落抑或是一穷二白的结果?当然,有人会说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,我每次听到这类说辞,都觉得这是不讲道理的托辞。
  我收藏的书籍里,20世纪以前,不提诗歌词章,就说中国的情色小说(有X级的性行为描述),已经远远多于专门谈吃的书籍,其实,中国历代谈情说爱的文字,从清纯到重口味,绝对高于谈吃的文字,我相信各位随便可以举出中国历史上好几位写男女情欲文字的高手,但绝对说不出五位写吃写食谱著名的饕客。以这个角度来说,传统中国与佛洛依德所说的,相去不远,反而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,背道而驰,闻色豹变,整天只是吃吃吃,了无情趣情调。现在商场里头,也只有卖吃的地方人多,其他都是空荡荡。
  当代中国人虽然爱吃,中国菜虽然闻名全球,不过历史上与今日的中国整体而言,对饮食的研究,不要说与邻近的美食天堂日本相比,不要说与美食大国法国相比,连过去以难吃,因而丑名传天下的英国,都远远比不上,英国书店里,研究食物食谱的书,繁多精美,看了都要汗颜。说中国人不懂吃,并非毫无根据。
  中国人一边爱吃中国菜,一边瞧不起为他们做菜的人,这就好像很多人去找性工作者寻求快感或解脱,但又打从心里鄙视性工作者一样。不信?现在,马上举出5位中国著名厨师的大名,马上举出你爱吃餐厅的主厨大名是什么?而从法国,日本到英国,多数人应该可以或多或少回答这些问题。
  觉得好吃,不过是习惯而已
  所以,说中国人不懂吃,又瞧不起吃,绝非无的放矢。一个不懂吃,又瞧不起饮食业的中国,这样的地方,会好吃吗?其实,现在的中国菜绝没你想象的好吃,也没你想象的了不起,中国菜一般而言,如同中国人对性工作者的态度一样,很“杂碎(Chop Suey)”(一道美国中国菜的菜名)。我不是说中国菜不精致或没有好的菜色,只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吃不到,或不常吃,甚至也不见得爱吃。
  我当然不是说大家不爱吃中国菜,恰恰相反,我认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,在饮食上,都是又爱国又迂腐保守,不用龟笑鳖;不管你觉得自由主义、女权主义、后现代主义或社会主义是真理,亦不论你是新左、自由派、施特劳斯派或LGBT运动者等等,更不管你是否动不动就怪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,这些人的肚子,铁打不换,都是货真价实的中国肚,都是中国菜主义者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,建议您详细咨询在线客服!